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究
2023年沈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服务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3-02-23 16:59:39 打印 字号: | |


知识产权强市战略


沈阳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
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
今年,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沈阳法院将要这样做




2月22日,在“2023年沈阳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青作新闻发布,向媒体介绍了去年沈阳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法院副院长
陈青介绍情况


2022年,沈阳两级法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探索开展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信力不断提升,为奋力推进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情况


沈阳两级法院坚持高起点推进工作、高质效司法办案、高品质服务发展,知识产权审判质效不断提升。2022年沈阳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862件,审结3435件,同比分别增长33.8% 和41.1%。其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775件、刑事案件82件、行政案件5件,受理跨区域集中管辖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370件,同比增加109%;(受理的民事案件中,著作权案件2413件占比63.9%,商标权案件614件占比16.3%,专利权案件245件占比6.5%,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167件占比4.4%,技术合同纠纷案件57件占比1.5%,不正当竞争案件24件占比0.6%)。案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一是跨区域集中管辖案件比重提升。跨区域受理的我省十三个市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比重超50%,同比增长近15个百分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建设效果初显。


二是案件类型逐渐向技术前沿领域拓展。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案件增速较快,服务保障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效果明显。


三是案件审理难度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民事交叉、刑事民事交叉案件不断出现,涉及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产业升级等专业领域案件,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难度显著提升。


四是部分案件呈现批量维权现象。主要涉及食品、服饰、玩具、日化用品等零售终端以及网络销售商铺等,关联度相对较高,社会关注度较大。


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举措及成效


沈阳两级法院主动应对司法实践中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完善高效审判机制,从“三审合一”到“‘司法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从“电机保护器技术专利案”到“超高温潜油电泵技术秘密案”,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件件经典案例,集中体现了以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发展的“沈阳路径”。


一是设立沈阳知识产权法庭,构建司法保护新模式。设立并运行沈阳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全省十三个市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强化对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二是强化“三审合一”,提供知识产权最优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工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与刑事认定标准统一。构建公检法联席会议机制,实行信息共享,强化问题会商,形成保护合力。


三是依托科技赋能审判,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云”体系。创建“司法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知识产权审判电子证据固证难、采信率低的问题,有效降低创新主体的维权难度和诉讼成本。启用融合云庭审系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在线开庭、跨网系开庭,促进保护效能不断提升。


四是完善技术查明机制,破解知识产权事实查明障碍。发挥技术调查官制度积极作用,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事实查明的能力。建立技术专家人才库,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的多元化专业化技术事实查明模式,提升技术事实查明质效。


五是落实侵权惩戒机制,提高知识产权违法成本。加强司法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适应的损害赔偿制度。积极落实惩罚性赔偿,加大适用力度,切实发挥司法审判的威慑作用,让侵权者不敢侵权,不能侵权。


六是聚焦保护核心技术,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措施。开辟司法绿色通道,对涉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建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实行“一对一”“问诊式”的司法服务,助推重点企业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企建设第一方阵。


七是加强多方协调联动,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依托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法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构建跨区域知识产权诉讼事项司法协作;加强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在档案查询、效力确认、业务指导等方面衔接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八是突出纠纷多元化解,拓展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推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元参与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制,成立由“速裁法官+法官助理+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共同组成的混合调解团队,推动构建高效便捷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九是打造精品典型案例,传递知识产权保护价值导向。实施精品案例工程,十余件优秀案例分别在中央及省级媒体刊发、获评省级精品案例等。以宣传推广精品案例、优秀庭审为抓手,向公众传递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法治共识。


十是强化涉外知识产权审判,拓展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实行柔性涉外审判,妥善审理了“路易 威登”“施耐德电气”“HBI”等涉外案件。主动对接外资商会等机构,建立会商机制,为外商在沈投资兴业提供全面保护、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


下一步,沈阳两级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升保护效能,为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法治力量。


答记者问

辽宁日报记者刘桐


您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市奋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进行了部署,请介绍一下,沈阳两级法院将如何发挥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审判优势,服务实现振兴新突破?


市法院副院长陈青: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法院党组迅速组织了传达学习,对落实落细会议部署要求进行了细化分解,就发挥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审判优势服务实现振兴新突破方面,结合两级法院审判实际,提出了工作目标,组织制定了工作举措,总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勇担时代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紧紧围绕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相关部署,将加强沈阳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相结合,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与奋力推进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相结合,推进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水平提升。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聚焦工作重点。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知识产权审判置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助力推进创新沈阳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基础软件等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侵权行为、有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转型升级。


三是坚持思想先行、推动改革创新。坚持以改革的思维解决知识产权审判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将机制创新作为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振兴新突破的动力源泉,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探索建立既符合司法审判规律又具有沈阳法院特色的知识产权审判模式,提升沈阳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力,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知产法庭,让沈阳知产法庭成为知识产权争端解决首选地,助推家乡辽宁成为中外投资者创新创业创造的优选地。



 
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树树